■ 观察家
现实就像此次G7峰会领导人合影照片所体现出来的那样,英美甚至连G7都难以整合,更遑论重新塑造世界秩序。
G7峰会期间,一张峰会领导人的合影照片,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这张照片中,除了各国领导人的站位引发讨论外,英国作为G7峰会东道国,约翰逊以C位获得了一次“全球不列颠”的机会。而这张合影照片,似乎也透露出了约翰逊的野心,以及英国的“全球秩序”的结构和图景。
英国占据C位
暗合“全球不列颠”企图
在此次G7峰会之前,英美领导人签署了所谓的《新大西洋(600558,股吧)宪章》,其联手塑造世界秩序的野心跃然纸上。此次G7峰会,既有拜登“美国回来”的宣誓和表演,也有约翰逊“全球不列颠”的尝试,因而备受各方关注。
西方媒体对于此次峰会紧锣密鼓的报道,既反映了G7的自我期待,更折射出G7难以主导世界的尴尬和危机感。而领导人合影照片,就蕴含着G7要在急剧变迁的世界中找到昔日主导世界秩序位置的“秘密”。
事实上,作为东道国,英国占据C位也是理所当然,却暗合了约翰逊的“全球不列颠”企图。
值得关注的是,G7领导人没有戴口罩,隐含着G7走出疫情的自信心,但又保持了“社交距离”。其背景就是,疫情防控以及疫苗生产和分配是此次峰会的核心议题之一。
而照片中的领导人分成两排,是一种值得玩味的“站位”。站在第一排是“中流砥柱”,有英法美德加,而意大利和日本只能“尴尬”地站在第二梯队了。换句话说,意日两国并非G7核心成员国。
同在后排的欧盟两位领导人,米歇尔与冯德莱恩属于“蹭会”出场。而且,之前的G7峰会合影,欧盟领导人也都处于边缘位置。对于正在寻求战略自主的欧盟来说,这种尴尬的G7站位,已然昭示了欧盟要成为地缘战略力量,着实任重道远。
照片中,约翰逊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法德和美加。这即便是一种无心的安排,也在某种程度上透露出英国对于当下西方世界的认知,那就是欧陆与英美之间的区隔。
在英国脱欧之后,法德再次成为了欧盟双轴,而欧盟也进一步变成了一个大陆性力量。而美加两国本来就是大英帝国的遗产。处于中间的英国,能够成为北美与欧陆之间的桥梁吗?约翰逊似乎有意充当这样的角色,但实际上,自脱欧之后,英国就已经失去了介入欧陆事务的渠道。
《新大西洋宪章》
明显“画虎不成反类犬”
虽然脱欧协议已经完成,英国已经正式脱欧,但其带来的最大挑战就是北爱尔兰边界问题。而这是一个叠合了民族、国家和区域三重属性的复杂的边界问题。
英国依赖英吉利海峡得以“光荣孤立”,现在却与欧盟有了陆地边界。此次G7峰会期间,约翰逊和两位欧盟领导人之间的会谈非常不顺利,脱欧后遗症显露无遗。
英吉利海峡比大西洋还要宽。英国与法德两大欧陆国家以及布鲁塞尔的紧张关系,让约翰逊如同当年的丘吉尔一样,转向了英美特殊关系。但他没有用“特殊关系”这一说法,而是用了“牢不可破”,似乎是在升级英美关系。
为此,英美还“有样学样”地签署了所谓的《新大西洋宪章》,与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一样也是8条,但却明显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是二战期间的反法西斯战争宣言,是奠定战后世界秩序的重要基础,尤其是“解散”了大英帝国,奠定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经济秩序。而此次英美签署的《新大西洋宪章》,与其说是构建新的世界秩序,不如说是将冷战秩序强加给世界,其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就是英美小圈子的秩序。
当下的世界已是多元权力中心,现实就像此次G7峰会领导人合影照片所体现出来的那样,英美甚至连G7都难以整合,更遑论重新塑造世界秩序。
就此看,《新大西洋宪章》只是约翰逊重拾英美特殊关系的一根“稻草”,而无论是“美国回来了”,还是“全球不列颠”,也都不过是英美霸权体系的一次“回光返照”。
□孙兴杰(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