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田指南

举办冬奥,给中国社会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22-01-27 我要评论

■ 社论 因冬奥而点燃的冰雪产业、冰雪运动热潮,只是一个开端,真正的好日子还在后面。 关注北京冬奥会系列评论 “我讲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 银山,现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它

■ 社论

因冬奥而点燃的冰雪产业、冰雪运动热潮,只是一个开端,真正的好日子还在后面。

关注北京冬奥会系列评论

“我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它带动了冰雪经济的发展。我并不在意这一次中国运动员拿几块金牌奖牌,我更在意它给我们今后注入的动力和活力。冬季奥运会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实际上是对体育强国有一个提高。”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如是说。这也意味着,作为一项举世瞩目的重大国际赛事,即将盛大开幕的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殊荣,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也意义非凡。

精彩终将呈现,而这些年来,通过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收获。冬奥会的举办,以及冰雪经济的持续发展,已经给我国社会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冰雪运动之国,2022年北京冬奥会,注定会开启一个全球冰雪运动的新时代。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我国冰雪产业驶入快车道。据国家体育总局数据,全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013年的1177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5200亿元,年均增速达28.1%。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运营、装备制造、冰雪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冰雪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在北京,“2022北京冰雪消费地图”近日在相关平台上线,冰雪旅游将持续升温;在张家口,以冰雪装备研发、设计、制造、检测为一体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冰雪经济的带动作用正在呈现。

而从全国看,因为冬奥会的牵引作用,冰雪旅游日趋火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至2017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到2020至2021冰雪季的2.54亿人次,预计2021至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收入则有望达到3233亿元。可以说,冰雪经济已经成为当下最具影响力、拉动力的热点领域。

不仅如此,乘着北京冬奥的东风,传统的冰雪运动“不出山海关”“不过长江”等说法,正在被打破。“冷冰雪”变成“热运动”,席卷大江南北。今年1月初,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成效显著,12个省(区、市)冰雪运动参与率达到30%以上。

冰雪运动的普及,不仅仅意味着人数的增长,同时也是体育精神的激发和释放。犹记得,2008年北京举办的夏季奥运会,让更多中国人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而借着这个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大好契机,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被设立为“全民健身日”。

此后,我国的群众体育运动和大众健身开始蓬勃发展,尤其是马拉松热潮的兴起,不仅引领了全民健身,更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今,再次借着北京冬奥盛会,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无疑会大大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步伐。

从哈尔滨中小学生花样滑冰比赛,到广州湾区冰雪文化节;从江苏冰雪场迎来客流小高峰,到新疆把非遗“麦热球”搬上冰面……3亿多人的冰雪之约,激情燃烧。当人们从冰雪中体会到乐趣,感受到运动之美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也会因此而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虽然,鉴于我国冰雪产业和冰雪运动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尚未完善,有必要继续补齐冰雪行业服务、体验、赛事的短板,但无论如何,以冬奥会为节点,加速推进冰雪产业和冰雪运动的发展之路,值得期待。

“一起向未来”,相信冬奥会一定会给我国经济社会注入新的力量,相信我们一定会从这次盛会中找到新的发力点,助推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以此而言,因冬奥而点燃的冰雪产业、冰雪运动热潮,只是一个开端,真正的好日子,一定还在后面、在未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海淀冬奥城市运行及环境保障就绪

    海淀冬奥城市运行及环境保障就绪

  • 春节和冬奥会期间多家博物馆、公园分时关闭

    春节和冬奥会期间多家博物馆、公园分时关闭

  • 相约冰雪 一起来|北京:冬奥城市运行保障工作准备好了  清河站平稳运行

    相约冰雪 一起来|北京:冬奥城市运行保障工作准备

  • 相约冰雪 一起来|北京市延庆区推出冬奥主题新年海报受市民热捧

    相约冰雪 一起来|北京市延庆区推出冬奥主题新年海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