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末,印度国内人口达到13.8亿人,不仅稳居世界人口数第二名,与中国在人口上的差距更是在逐步缩小。近十年来,印度人口增长速度依旧居高不下,平均年增长率为1.11%,每年净增1500万以上的人口。根据联合国此前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大约在2027年印度人口就会超过中国人口,一些西方的人口专家甚至认为印度可能在2025年赶超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基数大,往往意味着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享受到较好的人口红利。然而在印度,“人口红利”一词恐怕要打上一个问号,甚至有一些人认为所谓印度的“人口红利”就是个伪命题。印度并没能像历史上的日本、韩国一样,搭上人口红利的便车让国家经济腾飞起来,反而被贫富不均、失业严重等问题深深困扰。
印度“有人口,无红利”现象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概括而言就是男女地位有别、教育资源不均等诸多因素造成了本国人口素质问题,人口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无法转化成劳动力增长,能够构成劳动力的人口中也有近一半因受教育水平低,只能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推动微乎其微。
高速增长的人口对于印度而言不是什么好事,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数十年来,印度历届政府的人口控制政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时至今日印度人口仍在“野蛮生长”。其实,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政治角度来看,人口控制对于印度而言,着实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现如今,印度年粮食产量在3亿吨左右,人均粮食占有量仅略高于200公斤,远低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然而,印度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程度不高,并没有将工业化的成果应用于农业发展。于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印度民众普遍选择多生孩子。农业科技尚未迎来变革,粮食产量无法实现飞跃,产量提高的速度自然比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最后的结果就是人均粮食反而越来越少,粮食增产问题陷入恶性循环,人口增长也难以控制。
实际上,自1952年起,印度就提出了人口控制计划,甚至中央政府还在各邦设立了专门委员会,然而道路可谓坎坷之极。“政令不出新德里”,人口控制的政策到地方上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执行,各邦人口增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1975年,当时的印度总理英吉拉·甘地决定实施强制性节育,共完成绝育手术800多万次,却引发民众强烈不满,这也成为她之后下台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了历史教训,“节育”可以说是所有印度政党的禁区,各党派为了讨好选民纷纷选择鼓励生育,现任总理莫迪所在的人民党在提倡生育一事上更是十分积极。由此,印度人口的增长局面难以扭转。
印度教的种姓制度让许多文化观念在民众中残留,许多人难以接受生育控制这一理念,这确实是不可忽视的历史因素,但当前印度人口控制难上加难,更多是由印度社会各个领域管理失序的现状所导致的。目前,印度要想将国内庞大的人口数量真正转化为人口红利,推动国内经济社会朝着更高水平发展,恐怕并不容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施普皓)
锦田探索
2020年末,印度国内人口达到13.8亿人,不仅稳居世界人口数第二名,与中国在人口上的差距更是在逐步缩小。近十年来,印度人口增长速度依旧居高不下,平均年增长率为1.11%,每年净增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