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锦田指南 > 正文

破解“大城市病” 《北京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年-2035年)》公示

发布时间:2021-09-18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客服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是破解首都资源环境约束、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的现实需求,也是促进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北京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该《规划》在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听取公众意见。

探索大都市区生态修复的新模式

北京作为典型超大城市,密集的人口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现实扰动和潜在压力较大,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仍有一定距离,破解“大城市病”仍然面临挑战。

《规划》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角出发,立足超大城市的现实生态问题和首都城市的战略定位,强化整体统筹和系统谋划,明确本地化、适宜性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路径。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视角出发,既强调非建设空间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也关注建设空间生态问题的解决和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

《规划》谋划了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提出将首都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首善之区。到2035年,全面构建安全、健康、美丽的国土空间格局。

统筹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系统修复

《规划》构建全要素统筹、全空间覆盖、全过程传导、全周期监管的首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与实施体系。通过要素整合、空间融合、过程耦合、管理闭合,形成纵向统一、横向联动、条块结合的生态修复新格局。

注重落地实操。立足于三大空间(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通过区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方式,整合各部门碎片化、分散化的修复工作,统筹部署8大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如生态保护与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矿山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等),明确18个生态修复分区(如密云水库上游水源涵养区、西山水土保持区、房山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恢复区、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态修复区、顺义农田修复与田园景观建设区等)的主攻方向,压实主体责任,明晰修复时序,为规划实施提供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识别生态系统受损、退化和破坏区域,首次绘制全市生态保护修复一张图,明确3种生态修复方式(自然恢复、辅助修复、生态重塑)和9种生态修复类型(包括矿山修复、农田修复、城市绿地修复、水源涵养修复等)。综合考虑显性生态问题区域及隐性冲突胁迫区域,将“治顽疾”和“治未病”双管齐下。通过修山、理水、护林、保田、融绿、整地、通廊等措施,全方位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以人民为中心。兼顾生态功能和健康福祉,将自然引入城市,破解城市内涝与热岛效应等大城市病,提升城市气候适应能力。针对公园绿地500米服务盲区,结合疏解腾退和城市更新推进生态修复,填补游憩服务盲区,提高滨水空间品质和城市韧性。

突出首都特色。减量发展是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以来的重要特色,《规划》立足减量发展,以拆违腾退用地生态修复为契机,科学引导各区分类实施复耕复绿,通过针灸式“微更新”,缝合城市受损生态肌理;面向首都粮食安全,挖潜耕地资源潜力,优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质量;通过地毯式摸排和全口径分析,明确全市未利用地差异化修复方式,弥合管理真空。

强化区域协同。以区域一体化保护为前提,构建“环首都-市域-平原区-中心城”多尺度镶嵌融合的生态网络体系,实现点、线、面、网生态修复的叠加效益。在大尺度上强化外围生态空间向城市内部的有机渗透,保证生态网络的连通性,在小尺度上优化蓝绿生态网络体系。强化“流”的疏通和“链”的修复,打通通风廊道、生物廊道等关键廊道,建立完整的食物链,破难点、疏堵点、治痛点,推动解决生态安全“卡脖子”问题。

以生态修复助推首都绿色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未来可造林空间有限,在碳中和目标要求下,生态保护修复是提升城市碳汇的重要途径。《规划》立足于全市碳中和目标实现,合理评估生态修复效益,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助力首都碳中和目标实现。

将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相结合,通过生态+治理、利用型修复模式,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产业发展反哺生态修复。利用区域互补、产业互补、供需差异,推动特色发展,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外溢,畅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