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异常主动报告,守牢防疫“末端防线”
发布时间:2021-10-20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 社论
本质上,每个人都是防疫网上的一个点位,若出了问题不报,那疫情很可能顺着网状结构不断外扩。
10月19日,北京新增1例京外关联输入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消息,让很多人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但好在这次当事人及时上报,防疫部门也快速反应——据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通报,该病例曾在来京途中与银川市确诊病例艾某某乘坐同一车厢相邻卧铺,10月17日自觉咽部不适、咳嗽,10月18日看到艾某某新闻后主动报告,作为密切接触者接受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当日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在北京封控小区全部清零近2个月后,又出现确诊病例,这无疑彰显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筑牢防线不放松的必要性:“为山九仞,未成一篑,犹不可言功成;堤长千里,蚁溃一穴,亦可毁于旦夕”。疫情防控是场持久战,还得慎终如始、善作善成。
在此过程中,压实“四方责任”、守牢“末端防线”,仍不可或缺。这里面,个人作为末梢的防疫主体,也需认真配合防疫要求,在“防疫情起于忽微”中成为织密扎牢疫情防控网的助力者。
具体来说,除了平时要谨慎以外,在疫情反复之际要着眼防疫大局、对表防疫要求,但凡跟疫情传播链条沾上边、成为密接者就绝不含糊,该主动上报就上报,该配合溯源就配合,切不可用隐瞒旅行史、接触史或自身病情等行为,增加疫情防控难度。
比如这次,北京这例确诊病例在出现相关症状、又发现自己是密接者后主动报告,就体现了防疫层面的个体自觉:本质上,每个人都是防疫网上的一个点位,若出了问题不报,那疫情很可能顺着网状结构不断外扩。及时上报,主动配合,既对自己负责,也对公共利益负责——源头越早被发现,切断传播链条也就来得越快,疫情也就能更快地得到控制,疫情星火燎原的风险也就能得以遏制。
这让人想起曾受到民众交口称赞的“西城大爷”:去年6月,他去新发地后出现身体不适,之后独自骑车到医院检查并隔离治疗,并将自己近期去过的地方无一遗漏回忆出来。这为相关部门迅速锁定新发地市场提供了重要线索。疫情防控,要的就是这样的防疫自觉和担当。
说到底,在散发疫情动辄反复的形势下,各个防控主体都该尽心尽责,以从严从紧从实的防控行动去筑牢“末端防线”。尤其是跟疫情传播风险“撞个正着”时,更要戒除侥幸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疫情波及多地,固然跟社会流动拉长疫情传播链条有关,但个中的疏忽疏漏也值得反思——据了解,2名游客10月15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进行混检后显示结果异常。而当其于15日18时被告知结果时,二人已到西安,当晚二人便“打了疾控中心电话,也打了12345市民热线”,但“进医院前被保安告知核酸检测已经停止,两人遂返回酒店”。16日一早,二人虽及时去做了核酸检测,但在已被嘉峪关市告知检测结果异常、西安核酸检测结果又未出之前却依旧出游,放任了疫情风险的滋长。
就此去看,无论是两地在疫情联防联控中的“滞后反应”,还是两名游客做完核酸检测后未等结果就出游,都不啻为在疏忽之中给防疫的末端防线豁开了一道口子。这对接下来属地、个体等防疫都不无警示性:于地方而言,疫情防控系统的敏捷性要更高,出现风险苗头就该尽早锁定,要跟病毒“抢速度”;对个体来说,不仅要消除主观的“瞒”,也要消除非主观的“拖”,只要察觉到不对劲,就及时上报反馈,为及早斩断传播链创造条件。
疫情当前,谁都不能做局外人,疫情防控也容不得任何一方责任的“掉线”或“下线”。各个责任主体多些警觉与主动,防疫就能少些折腾和被动,疫情才能被遏制于前端和苗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