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这事儿,从一开始的嘲讽玩梗,发展到了大家争论他至不至于因此丢掉艺术生命。
有讲道德的,有讲法律的,有讲文化的,吵成一团。
我其实觉得没那么复杂,都不用上升到这么高的层次,我觉得就实实在在的讲商业,讲成本和代价就足够了。
这事儿特简单。
首先嫖娼是违法的,这个是客观的对吧。
其次就连普通人,嫖娼被抓,也是有代价的,轻则丢脸+朋友圈社死,重则丢工作离婚,这种事情也不罕见吧?
都知道嫖娼是错误的,嫖娼必然要付出代价。
这个代价下至丢人,上至丢工作加丢人。
这时候,别把李云迪当特殊人,就把他当普通人,现在发生的一切,是不是其实和普通人的待遇是一样的?
作为公众人物,丢人的后果就是公众嘲讽。
作为明星和钢琴家,丢工作的后果就是之后没法靠这个赚钱了,没有人投了。
有什么问题?
和普通人遇到这种事情的后果有啥差别?
再仔细看一下这件事,其实事情中有2个【李云迪】。
所有分歧其实在于你看到了哪个,以哪个为第一优先级。
一个是,作为公民,作为人的【李云迪】。一个是,人衍生出来的,作为商品,作为明星的【李云迪】。
如果你只看【明星李云迪】这一面,你会觉得他完完全全活该,又不是群众绑着他去嫖的,公众人物就是应该受道德约束,过去那种明星高人一等的事情才是他喵有病的,要求明星守法也是过分的事情吗?这帮子人是明星还是法外狂徒啊?
而且不能因为签子爽子野子衬托,就说迪子是个好家伙。
如果你只看【公民李云迪】这一面,你会觉得这人确实违法了,但现在的状态是不是有点过于重了?
不偷,不抢,没老婆,没孩子,没出轨就花个钱你情我愿,确实是违法了,但确实你说他多么伤天害理,也不至于。
两种观点打的天昏地暗,但分歧的根源,是大家把这个看分裂了。
但其实,这两者是难以分割的。
因为公民那一面享受了明星那一面的红利,花钱的时候,花的是另一面赚来的钱。
讲白了,明星那一面,靠形象赚钱了。
明星和作品,可以分开。
但明星和明星的【中之人】,无法分开。
享受成果,就要承担代价。
为什么?
拆接下来,就两个词,收益和代价。
先说收益。
我就问一个问题,一个偶像,一个明星,或者我们放宽条件,演艺圈一个公众人物,凭什么轻易获得好多个零的年薪,许多人一辈子都难以获得的资源?
一个普通人,能做到这件事吗?
你被老板压榨成这样,你赚到这个钱了吗?
你心疼人家明星,你心疼个内啥!
你还是心疼心疼你自己吧。
明星又不比工厂的老师傅多八个胳膊六条腿,他也没法一口气挑200担大粪,他不比你我更能工作或生产,他是人不假,但在进入娱乐圈的那一刻开始,他是一个产品。
只有商品,才提及收益,才有ROI,才有资本投你,捧你,然后将你卖出去,获得收益。
靠的就是你的影响力,靠的就是你塑造人设的能力,靠的就是你卖梦想与幻觉的能力。
那你是产品,做基本的品质监控有问题吗?
不卖质量有问题的产品给粉丝?
让粉丝无论在何时何地,接收到同样质量的产品有问题吗?
让粉丝不会因为你个人问题而梦想幻灭有问题吗?
资本投你,想要从你这儿获得回报,有问题吗?
想要把你和你的团队当作长期资产运营有问题吗?
不做你的接盘侠,有问题吗?
不被人坑,有问题吗?
让你尽可能的延长产品寿命,保持品控,这不是作为乙方应该做的事吗?
这不是道德问题,这是一个商业公平性的问题。
做自己,就别挣这份钱;
做商品,赚钱的时候就别老拿着自己是普通人当挡箭牌。
普通人,哪里来的资格赚这个钱?
想既要又要还要?
也可以,那就得是你的艺术牛逼到全世界都买单,觉得国内限制多,那就全球市场赚刀勒,同样是你足够牛X。
如果你做不到,那就别吹自己是大艺术家了,艺术无国界好不好。
不然你去美国唱个《阳光彩虹小白马》,然后大力在电视上骂黑人试试?
哪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底线和敏感点,在哪个市场混,就要遵守哪个市场的规则,这是一个基础的商业原则。
一场合作,无数人生计所系,无数人指着你吃饭,你一举一动不恰当,会砸无数个人的饭碗,让无数个人因你而受牵连,不能用普通人要求自己,要用商品的质量和保质期来要求自己。
挣得这份钱,付出的不仅仅是你的才艺,你的影响力,还包括你的脸,你的身材,你的生活,绝大多数人格,你除了睡眠以外绝大多数时间,这都是你这份工作要求的东西。
出来卖,要保证自己货真价实,这不过分吧?
工作时,别谈与工作无关的东西,怎么这事儿我们老百姓都懂,怎么明星们都不懂呢?
明星是
弱智
还是怎么的?
产品,商业,不允许违约,这不仅是态度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这都不是潜规则,这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商业规则。
这时我们要提第二点,代价。
演艺圈人士说公共人物有隐私权,是的,公众人物有隐私权,人的那一部分有。
但商品拿部分没有。
商品的那一部分,要保障消费者(甲方也是消费者)的知情权。
是商品,是买卖,就一定用允许评价和监督机制进入,不然这不叫买卖,这叫抢钱。
商品觉得自己委屈?
芒果台不能下班彻夜做后期的打工人,委屈不委屈?
连夜改招股书的打工人,委屈不委屈?
甲方的市场投放部门委屈不委屈?
广州人委屈不委屈?
教材的设计者,学了教材的人,委屈不委屈?
我们不讲道德,就讲到底是谁在给谁添麻烦?
权利和义务,从来就应该是对等的。
这世界从来就不是你单边的给粉丝灌输影响力,让人家买你的货,人家也有权利反过来要求你扮演圣人言行如一,让他们的期待值具象化。
你出了问题,就是要做好准备人家砸了你的摊子,让你退出这个行业不干的。
你选择了收益,就顺带的接受了约束,现在你影响了收益,那就要面对商业的反噬。
这些都是代价。